中國地球物理學傢。福建平潭人,生於福建福清。1946年畢業於廈門大學數理系。是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副理事長,曾任國際巖石圈計畫的巖石圈構造委員會委員,可控源地震學國際委員會委員。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主要從事地震學及地球動力學的研究。從1958年開始在青海、甘肅首先發現地震記錄圖中大角度反射地震波並用它研究地殼結構,在西北地殼中發現在深度約二三十千米處存在一個高速夾層。在中國首先應用地震面波的相速度來研究地地殼的分區。根據面波頻散的結果和重力均衡的假設,得到華北和華南屬於兩個不同構造塊體的結論。發現1974年5月雲南昭通大地震的多重性,從而對大地震的破裂過程有瞭新的認識。在1984年出版的《固體地球物理學導論》中,系統論述瞭地球物理學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與合作者發表《華北盆地強震的震源模型兼論強震和盆地的成因》(1991)論文,發現地幔頂部另有一個界面。深入研究華北盆地以及唐山震源區的深部構造,提出張性盆地和盆地中震源的動力學模式。1990年後,承擔中美合作的青藏高原深部探測任務,提出印度–歐亞大陸碰撞過程,也適用於其他的陸–陸碰撞帶。

  因“柴達木盆地的地震波傳播”研究,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固體地球物理學導論”,1989年獲國傢地震局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唐山震區的巖石構造圈構造及伸展盆地的動力學過程”,1997年獲國傢地震局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999年又獲國傢自然科學獎三等獎;“青藏高原地殼上地幔結構及印度–歐亞大陸碰撞過程的研究”,2000年獲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科技進步獎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