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唐代韓愈論述儒學道統、追溯先王之道的淵源,排斥佛老的論文。具體撰寫年代不詳,是韓愈為排斥佛道二教、建立儒學理論體系的重要論文之一,收入《韓昌黎集》卷十一。此文明確界定仁、義、道、德範疇,“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無待於外之謂德”。儒學所講的仁、義概念是具有確定意義的“定名”,而佛道二教所講的道、德概念則是各有解釋的“虛名”,儒傢的道和德包含仁義,是天下公言。此道之原,起自先王,是堯所傳,經舜、湯、文文、武、周公、孔子,而至孟軻,形成歷史悠久的道統。對於佛道二教,則建議“人其人,火其書,廬其居”。文中的道統思想為後世儒學所運用,但內容略有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