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蟲侵入人體引起的疾病。進入人體的原蟲可寄生在腔道、體液或內臟組織內,有的是細胞內寄生。此病可經口或媒介生物傳播,也可經宮內(垂直)傳播。其癥狀和對人體的危害也因蟲種、寄生部位及宿主免疫狀態等而異,通常寄生於組織內者較寄生於腔道者危害性要大。此病呈世界性分佈,但以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尤為多見。

  原蟲屬原生動物亞界,是單細胞真核生物,蟲體由表膜、胞質和胞核組成。表膜可保持蟲體外形,也有調控代謝與物質運輸作用,並不斷更新,具有很很強的抗原性。胞質由基質(原生質)和細胞器組成,前者是進行新陳代謝的場所,後者各行其不同生理功能。致病性原蟲的生殖方式有無性生殖,有的原蟲以有性和無性生殖相互交替繁殖。

  分類 根據蟲體寄生部位,將原蟲病分為:①腸道原蟲病如腸阿米巴病;②肝膽系統原蟲病如阿米巴肝膿腫(見阿米巴病);③血液淋巴系統原蟲病如瘧疾;④神經系統原蟲病如非洲錐蟲病;⑤皮膚肌肉原蟲病如皮膚利什曼病(見利什曼原蟲病);⑥肺部原蟲病如卡氏肺孢子蟲病;⑦眼部原蟲病如眼弓形蟲病;⑧泌尿生殖系原蟲病如滴蟲性陰道炎(見滴蟲病)。值得註意的是,有些原蟲所致病變常不局限於一個臟器,而是多臟器同時受累。

  診斷 主要依據在患者體液或排泄物中找到原蟲,免疫學檢查方法對原蟲病具有診斷價值,可用已知抗體檢測患者血清或排泄物中蟲體抗原,也可用已知抗原檢測抗體。PCR(聚合酶鏈式反應)對早期診斷有重要價值。

  治療 根據不同蟲種應用不同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