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形目鴨科鴛鴦屬一種。分佈於中國東部、印度、斯裏蘭卡、馬來半島和印尼。中型遊禽,全長約500毫米。雄性羽色華麗,頭頂呈金屬翠綠色;枕部叢生赤銅色特長的羽毛,與後頸的金屬暗綠色和暗紫色長羽形成鮮麗的羽冠,兩側各襯有寬闊白紋一道;背部大部呈淺褐色;最內側2枚三級飛羽擴大成扇狀豎立在背部兩側,猶如船帆,被稱為“相思羽”;胸腹部呈純白色。雌性背部呈蒼褐色;眼周和眼後各具一條白色縱紋;頭和頸的兩側呈淺灰褐色;;上體餘部呈橄欖褐色;兩翅羽色與雄鳥相似,僅缺一對帆狀的相思羽且沒有雄性羽色那樣閃亮;下體大部呈白色。

鴛鴦戲水

  雜食性。以種子、莖、芽、果實、小魚、蝸牛、昆蟲等為食。善遊泳,在溪邊樹洞中營巢。每窩產卵7~12枚。雛孵出後,能從樹洞口躍入下面的溪水,自行遊泳覓食。春季在內蒙古東北部、東北地區北部和中部繁殖;秋間南遷至長江中、下遊及東南沿海一帶越冬。在繁殖期常見於湖泊和山溪中,大都成對生活形影不離。在中國文學中常以鴛鴦比喻夫妻關系。其實,鴛鴦隻在繁殖期間雌雄偶居,並非終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