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劇種。又稱河南梆子。屬梆子腔系,據清李綠園乾隆四十二年(1777)成書的《歧路燈》和乾隆五十三年(1788)的《杞縣誌》記載,當時本地梆子戲已在開封、杞縣一帶盛行,並曾與羅戲、卷戲合班演出,稱為“梆羅卷”。藝人相傳,豫劇最早的傳授者為蔣門、徐門兩傢,蔣門在開封南面的朱仙鎮,徐門在開封東面的清河集,都曾辦過科班。後在開封一帶的,形成祥符調;傳至商丘丘一帶的,形成豫東調;流入洛陽的一支,發展為豫西調;流入漯河的一支,被稱為沙河調。上述4個支派中,以祥符調的力量最為雄厚,它與沙河調、豫東調比較接近,一般統稱為豫東調,在發聲上多用假嗓,音域較高,俗稱“上五音”。豫西調以洛陽為中心,多用真嗓、音域較低,俗稱“下五音”。前者激越、輕快,後者悲涼、纏綿。1927年後,出現瞭女演員王潤枝、馬雙枝、陳素真、常香玉等,她們先後在開封等城市演出中,吸收瞭墜子、大鼓、京劇的一些唱腔、劇目和表演;又有樊粹庭、王鎮南等為陳素真、常香玉等編寫瞭一批新戲,使豫劇的舞臺藝術發生瞭顯著變化。1949年以後,河南豫劇院三團,以演現代戲為主,創作瞭許多新戲新腔,並培養出一批以演現代戲見長的演員。豫劇一向以唱功見長,唱腔流暢,節奏鮮明,近年來多以真聲演唱,一般都能做到吐字清晰,行腔酣暢。加之表演細膩,文辭通俗易解,一躍而成為梆子腔系中最吸引觀眾的劇種。豫劇唱腔結構為板式變化體。伴奏樂器,過去有“一鼓二鑼三弦手,梆子手鈸共八口”組成場面之說,現在主要伴奏樂器有板胡、二胡、三弦、月琴、皮嗡、笛子、嗩吶、琵琶及鼓板、梆子、大鑼、二鑼、手鈸等。腳色行當分:四生,包括老生、大紅臉、二紅臉、小生;四旦,包括青衣、花旦、老旦、彩旦;四花臉,包括黑臉、大花臉、二花臉、三花臉。《花木蘭》、《穆桂英掛帥》、《唐知縣審誥命》(《七品芝麻官》)、《秦香蓮》(《包青天》)、《朝陽溝》、《人歡馬叫》等攝制成影片。

豫劇《唐知縣審誥命》劇照(牛得草飾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