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裕固族民眾創作的文學,主要指裕固族口頭文學。口頭文學在裕固族文學中佔有重要地位,主要有神話、傳說、故事與民歌、敘事詩、諺語等。神話作品有《莫拉》《貴伊斯貂爾》《阿斯哈斯》《射箭驅妖》《東海神牛》等。一種被稱為“沙特”的片段記述,保留瞭裕固人早期關於宇宙、山川、人、獸、婚禮、部落來源、遷徙的記憶,蘊涵著神話或史詩的成分分。藏族史詩《格薩爾王傳》也在裕固人中流傳,一些片段已演變成英雄故事。裕固人的傳說有《裕固人姓安的傳說》《天鵝琴》《神水》等。故事有關於“蟒古斯”(魔鬼)的各類故事及《金銀姐妹與木頭姑娘》《三姑娘與白蛇王子》《珍珠鹿》等。民間故事反映出裕固族的信仰崇拜與心靈活動的軌跡。敘事詩在裕固族的口傳史和文化寶庫中占有重要地位,《黃黛琛》《堯熬爾來自西州哈卓》《薩那瑪珂》皆為民族文化珍品。此外,歌謠也十分豐富,有勞動歌、禮儀歌以及各類情歌、小調、祝贊詞。勞動歌有《搟氈歌》《割草歌》《織褐子歌》等;儀式歌是婚禮的各個環節中所唱的歌。20世紀80年代後,裕固族的書面文學發展起來,牧民詩人賀繼新、朝勒莞·斯納、妥清德,小說、散文作者杜曼、鐵穆爾、薩爾諾夫等一批有才華的年輕人活躍在文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