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倫理思想術語。主要指人的感性欲望和物質需求,人欲的簡稱。不同學派對“欲”持不同態度。先秦時期的它囂魏牟和魏晉的《列子·楊朱》主張縱欲說,佛傢主張禁欲說。道傢有“無欲”一說,但並非禁欲,主要傾向是“知足”、“寡欲”。儒傢的基本態度是“導欲”、“節欲”。孔子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論語·裏仁》)荀子更明確地肯定“人生而有欲”,然而,“欲雖不可去,,求可節也。”(《荀子·正名》)除瞭在修養上要“以道制欲”,更重要的是社會要“制禮義以分之,以養人之欲,給人之求”。《禮記·樂記》提出“天理”、“人欲”概念。認為人若縱欲無度,是“滅天理而窮人欲者也”。宋明理學傢受此影響,主張“存天理,滅人欲”,體現瞭禁欲主義傾向。

  明末清初、清中期的一些思想傢從理、欲統一觀出發,論證“欲”的正當性和合理性。同時又主張以“理”導欲、節欲,使欲“無過無不及”,達到“恰好處”。戴震認為“欲”是人的自然屬性,理存乎欲,並主張要“遂天下之欲”(《孟子字義疏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