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天文學傢、數學傢、地理學傢。又譯喜帕恰斯。生於小亞細亞半島西北的尼西亞,曾長期在羅德島工作。他是方位天文學的創始人。他算出一年的長度為365.25日再減去1/300日;發現白道拱點和黃白交點的運動,進而建立瞭近點月和交點月的概念,並測定瞭近點月、交點月以及朔望月、恒星月的十分準確的長度值;求得月地的距離為地球半徑的59至135/2倍;編制瞭幾個世紀內太陽和月亮的運動表,並用來推算日食和月食。他發現西元前134年新星,由此推動動他編出一份包括850顆恒星的位置和亮度(星等)星表。他把自己對恒星黃經的觀測結果同前人的進行比較,發現黃道和赤道交點由東向西緩慢移動——歲差,並定出歲差值為每年45″或46″,正確地推斷這是由於天極繞黃極的緩慢旋轉造成的。他還發明以經緯度表示地理位置的方法和投影制圖的方法。為瞭研究天文學,他創立瞭三角學球面三角學,還創制瞭天球儀星盤等天文儀器,並留下大量的觀測資料。後人在定出行星的各種周期與參數時,常常利用他的觀測結果。1718年,哈雷將自己的觀測與依巴谷的記錄比較而發現瞭恒星的自行。依巴谷的著作沒有流傳下來,現在所知的關於他的工作都是從托勒玫的著作中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