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會以維護天主教為目的所推行的宗教教育事業和宗教教育活動。耶穌會是16世紀天主教會為瞭對抗宗教改革而成立的一個反改革的組織。其創始人是西班牙貴族軍人伊納爵·羅耀拉,1540年為羅馬教皇保羅三世所承認。耶穌會將開辦學校、從事教育作為爭取青年和實現其政治目的的重要手段。1584年,歐洲各國耶穌會的代表在羅馬集會,制訂瞭教育計畫,即《教學大全》,並於1599年公佈。這個檔在以後三個世紀中成瞭世界各地耶穌會教教育的最高準則。耶穌會教育的指導思想還體現在羅耀拉早年所寫的《精神訓練》一書和1547~1550年由他起草的《耶穌會章程》中。

  耶穌會學校被稱為學院,有高級和初級之分。初級學院為5個年級,修業6年(其中5年級為2年),相當於中學;高級學院修業3年,相當於大學的文科。有些學校在此基礎上設神學院(5年)。

  耶穌會教育以組織嚴密而著稱。所有耶穌會學院按《教學大全》規定的學級編制、學校課程內容與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學院由校長領導,設紀律監察員和學習監察員協助其工作。各地區設省長,領導校長,省長由耶穌會會長任命,對會長負責。會長具有管理教育的絕對權力。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對天主教教義的信仰和對耶穌會教團的絕對服從。教學內容以七藝和神學為主,同時教授拉丁文和希臘文,在文學和修辭學中包括文學、歷史和地理知識,哲學和科學知識以亞裡士多德的著作為準繩,神學以《聖經》和經院哲學為主要內容。教學以班級為單位,由教師口頭講授,學生作筆記。重視知識的檢查與復習。重視學校的環境建設,校舍優美,設備充足,實行寄宿制,各級教育免費。學校每周上課6天,半天至1天休息。每天除上課外,安排體育鍛煉和文藝活動。每年除節日放假外,還有1周至1個月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