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終消費角度,反映一定時期內城鄉居民到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接受醫療服務時個人和醫療保險機構支付給醫療機構的費用總額。它反映居民有支付能力的醫療需求。包括醫療服務費用、醫療藥品費用、醫用材料和器械的消耗費用等,但不包括在治療期間發生的飲食、營養、交通費等間接費用,也不包括由於發病、失能、傷殘缺勤減少工作的經濟損失。醫療費用與公共衛生費用、衛生發展費用等共同構成衛生總費用。

  根據衛生資金使用方向和衛生政策需要,醫療費用可以劃分分為年齡別醫療費用、疾病別醫療費用及城鄉居民醫療費用,從不同側面和角度反映不同人群、不同疾病對醫療衛生資源的消耗情況。醫療費用主要評價指標有:①全國醫療總費用、門診醫療費用、住院醫療費用。②全國醫療總費用占國民生產總值百分比。③全國醫療總費用占衛生費用使用總額的百分比。④城市和農村人口平均醫療費用。⑤全國和城鄉居民的疾病別門診醫療費用、疾病別住院醫療費用。⑥全國和城鄉居民的年齡別門診醫療費用、年齡別住院醫療費用。

  據測算,1992~2002年,中國境內醫療總費用從55.4億元增長到5 225.3億元,醫療總費用占國民生產總值百分比由3.6%上升為5.0%,占衛生費用使用總額比重由1992年的79.5%增長為2002年的89%,增加瞭9.5個百分點。10年間,全國人口平均醫療消費增長2倍多,年平均增長率為13.4%。其中,城市人口平均醫療費用年平均增長率達到13.1%。鄉村人口平均醫療消費年平均增長率達到10.4%,略低於城市(全國人均醫療消費包括零售藥品費用,而城鄉人均醫療費用不包括零售藥品費用)。

  隨著中國財政體制和醫藥體制改革,國傢將采取各項財政政策,增加對公共衛生領域的資金投入,加強預防保健工作,提高衛生資源利用效率,減輕國傢和居民的疾病經濟負擔,使醫療和公共衛生協調發展。同時,國傢對農村衛生事業發展,特別是貧困地區衛生事業將給予重點支持,從而為全面實現衛生領域的小康社會總體目標作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