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訓詁學中解說兩個詞聲音相同相近,語義相通,稱之為“一聲之轉”。換言之,就是兩個詞有雙聲相轉的關係。例如王念孫《廣雅疏證·釋詁一上》解釋“撈、略,取也”這一條時說:“撈,通作勞。《齊語》‘犧牲不略,則牛馬遂。’《管子·小匡》篇作‘犧牲不勞,則牛羊育。’勞、略一聲之轉,皆謂奪取也。”又《釋詁四下》解釋“蔫、菸、,葾也”一條說:“皆一聲之轉也。蔫者,《說文》:‘蔫、菸也。’……菸者,《說文》:‘菸,也。’……者,《說文》:‘、病也。’《小雅·穀風》篇雲:‘無無木不萎。’萎與亦同。《眾經音義》卷十雲:‘今關西言菸,山東言蔫,江南言’。葾者,《玉篇》雲:‘敗也、萎葾也。’”撈略二字為來母雙聲字,蔫、菸、、葾等字為影母雙聲字,所以《疏證》都分別說明是一聲之轉。由雙聲說明詞義相通,這是訓詁學上很有用的一種方法,在郝懿行《爾雅義疏》中更為常見。但是單純用“一聲之轉”來說明語義相通,那還是很不夠的,最要緊的是要有文獻上的佐證。佐證有兩種,一是見於字書、訓詁書,一是前人文章的用例。缺少佐證,隨意立論,往往陷於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