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為隻存在絕對一神並對之進行崇拜的宗教。最為典型的一神教為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一神教現在多數為世界性宗教,影響面較大。其信奉者相信其崇拜之神具有至上性、唯一性,是獨一無二、至高無上、無所不在、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盡善盡美、無形無象的精神體,這一神明創造並主宰世界和人類,決定其存在、命運及發展。一神教信徒認為其崇奉的絕對一神既超越世界又內在於世界,世人靠信仰而與神接觸,從而獲得救贖,達到其人性的昇華。一神教多表現出對自身宗教的神聖感和對其他信仰的排斥性性,認為自己信奉的是獨一真神,因而視其他宗教的神靈或根本不存在,或是虛假之神。但在當代宗教對話的氛圍中,一神教中亦出現瞭包容論的解釋,與排他論形成區別。一神教並不否認天使、魔鬼等精神體的存在,而隻是認為他們是非“創造者”,而屬“被造者”,故不能被稱為“神”,亦非崇拜對象。也有人將屬於二元神教的瑣羅亞斯德教列入一神教,因為其隻敬拜善神。此外,亦有人把融合伊斯蘭教一神觀念及印度多神觀念、具有神秘色彩並反對偶像崇拜的錫克教也視為一神教。但這些看法並未達成共識。在宗教發展史上,許多人認為一神教乃由多神教發展而成,是隨著階級和國傢的出現而興起,如恩格斯所言,“沒有統一的君主就決不會出現統一的神”。一神教故被視為人類宗教觀念的最高階段,甚至有人稱某個一神教為絕對宗教。但W.施密特等人則強調在原始民族中就有一神教,這種理論被稱為原始一神論準一神論(protomonotheism),即認為人類各種宗教信仰是從原始一神教分化、演變開來,由此形成宗教發展史理論上所謂宗教“退化論”與“進化論”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