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麻科亞麻屬的一種。一年生草本植物,古老的韌皮纖維作物和油料作物。纖維用亞麻主要分佈在歐洲和亞洲。

  莖直立,上部有分枝。葉互生,無柄,全緣,下部葉片匙形,中部紡錘形,上部披針形。聚傘花序頂生,花漏鬥或碟形,有藍、紫、白或粉紅色;花萼、花瓣、雌和雄蕊各5枚,柱頭5裂。蒴果球狀,頂端稍尖。種子扁卵形,前端鳥嘴狀,表面平滑,有光澤,黃褐或白色。

  中國亞麻分3個類型:纖維用亞麻、油用亞麻、油纖纖兩用亞麻(見圖)。

不同類型的亞麻植株

  適宜溫和涼爽、濕潤的氣候。纖維用亞麻要求生育期間氣溫變化不大,晝夜溫差小。出苗到開花雨量多,且分佈均勻,日照較弱。開花到成熟階段雨量少光照充足,有利於麻莖的營養生長和纖維發育。油用亞麻要求生育期間光照強,有利分枝、增加蒴果和促進早熟,提高種子產量。

  纖維用亞麻宜選用大豆、玉米或小麥為前茬。播前早春翻耙整地、施足基肥。每畝播種量6.5~7.5千克,保證成苗80萬~100萬株。當蒴果有1/3變黃褐色、莖開始變黃綠、1/3葉片已脫落時,達到工藝成熟期,是收獲纖維合適期。油用亞麻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采用寬幅播種機播種。施足基肥,每畝播種量3~4千克,保證成苗25萬~30萬株。8月中旬至9月上、中旬收獲脫粒。

  纖維用亞麻收獲後,捆成小把進行漚麻脫膠。溫水漚麻水溫宜控制在28~32℃之間,經100小時後撈出,搭成傘形,露地曬幹。雨露漚麻是將收獲後的麻莖平鋪在草地或亞麻地上,經雨淋、露浸,利用黴菌發酵漚制。在適宜濕度下,7~10天後,將漚好的幹莖打碎,除去木質部和雜質,梳理纖維,再按質分級。短纖維稱二粗麻。

  亞麻纖維柔軟、強韌、有光澤、耐磨、吸水性小、散水快,纖維吸濕後膨脹率大,能使紡織品組織緊密,不易透水,是優良的紡織原料。可紡高支紗,織成的衣料平滑整潔,也可織制各種粗細的帆佈,還可與棉、毛、絲、人造纖維混紡。亞麻纖維是熱的良導體且不易燃燒,可制消防服、作業服;其導電性差,可作投影電器包皮、電線外皮等。二粗麻可作地毯和高級紙張原料。麻屑可制麻屑板。油用亞麻種子含油35%~45%,其中亞油酸含量為10%~16%,碘價155~187,油質優良,營養價值高,可供食用、醫藥和工業原料用。油粕含蛋白質23%~33.5%,是優質的牲畜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