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血液運行不暢,停滯瘀積或血溢脈外而停蓄體內所引起的中醫學證候。常見於腹痛、噎膈、脅痛、鼓脹、中風、癲狂、痛經、閉經,以及西醫學的腫瘤、肝硬化、冠心病、腦血管意外等病癥中。

  “瘀”字最早出於《楚辭》“形銷鑠而瘀傷”。《說文解字》曰:“瘀,積血也。”《內經》雖無“血瘀”之名,但有“血不得散”、“惡血”、“留血”、“凝血”等名稱。漢代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始有“瘀血病脈證治”。清代王清任在《醫林改錯》中闡發瞭血瘀證的癥、因、脈、治,創制出著名的血府逐瘀湯、膈下逐瘀湯、少腹逐瘀湯、身痛逐瘀湯及補陽還五湯等治療血瘀證的方劑。近人在古代有關瘀血與血瘀證認識的基礎上,對二者的概念作瞭界定:即瘀血是常見的病理產物,凡離經之血未能及時排出或消散而停留於某處或血液運行受阻、壅積於經脈或臟器呈凝滯狀態、失卻生理功能者,均屬瘀血;由瘀血內阻所導致的證候,稱為血瘀證。

  血液的正常運行有賴於陽氣的溫煦推動。若寒邪入血,寒凝血滯;情志不遂,則氣鬱血滯;久病體虛、陽氣不足,無力溫煦推動血液的正常運行以及跌打損傷等原因均可形成血瘀證。

  血瘀證的臨床特征主要表現在疼痛、腫塊、出血和色脈改變等方面。因瘀血內停、血行受阻,不通則痛,具有刺痛、固定、拒按等特點,夜間血行較緩,故夜間痛增;瘀血凝結可成腫塊,在體表者色青紫,在腹內者觸之質硬而不移;血不循經而溢出脈外,則見各種出血,血色紫暗或夾血塊;瘀血不去則新血不生,血不濡養肌膚可見粗糙如鱗甲、面色黧黑;脈絡瘀阻則見腹露青筋、皮膚絲狀紅縷、舌現瘀點瘀斑、脈細澀或結代等。辨證時,首先要確定血液瘀滯的部位,如瘀阻於心,可見心悸、胸悶、心痛;瘀阻於肺,可見胸痛、咳血;瘀阻於胃腸,可見嘔血、大便色黑如漆;瘀阻於肝,可有脅痛、痞塊;瘀阻於胞宮,可見少腹疼痛、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經色紫暗成塊;瘀阻於肢體局部,可見局部青紫、腫痛等。其次要分析形成血瘀證的原因,如面色淡白、身倦乏力、少氣懶言,為氣虛無力推動血液運行所致的氣虛血瘀證;如患者性情急躁易怒,胸脅脹悶疼痛、日久不解,發展為胸脅刺痛、拒按,甚則脅下出現痞塊等癥,乃由氣滯導致血瘀證;如手足局部冷痛、膚色紫暗,多與感受寒邪或陽虛生寒、寒凝血脈有關;若發熱、口渴、頭痛、煩躁、神昏譫語、肌膚發斑甚或出血、少腹堅滿脹痛、大便色黑,是瘀熱互結證。血瘀證的成因常可相兼為患,如氣虛加之情緒不舒,可形成氣虛氣滯的血瘀證。

  血瘀證的治療以活血化瘀為法。具體治法須根據不同病因、病情輕重和血瘀證之虛實而相應結合補氣、養血、行氣、溫經、涼血、破瘀消積等進行。

  血瘀證的現代研究主要集中於證候診斷規范化及實驗研究兩個方面,如中國中西醫結合研究會活血化瘀專業委員會於1986年擬定瞭《血瘀證診斷標準》,列出主要依據、其他依據、實驗室依據若幹條,定出判斷標準;1988年在北京召開的血瘀證研究國際會議重新修改瞭《血瘀證診斷參考標準》。有關實驗研究主要從血液流變學、血液生物物理學、血液動力學、血液微循環等方面進行,認為血液黏度是判定有無血瘀及血瘀程度的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