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革命歷史畫。王式廓於1959年創作完成素描稿,現藏中國國傢博物館。《血衣》以土地改革初期一位母親手持被殘害致死的兒子的血衣在鬥爭大會上向群眾控訴惡霸地主的典型瞬間展開畫面,使在場人物的活動、情節安排具有瞭內在情感發展的依據,以此揭示土地改革運動的重大意義。作者王式廓曾親身參加土改運動,從1950年開始醞釀土地改革題材的創作,為此畫過一批具有創作意義的《血衣》素描習作。其主要部分已捐贈中國美術館。20世紀60年代初《美術》雜誌曾展開關於《血衣》的討論論,《血衣》所反映的廣闊深刻歷史內容和高度的思想性獲得觀眾普遍的肯定。1972年王式廓畫瞭《血衣》的油畫草稿,1973年他接受中國革命博物館(今中國國傢博物館)將《血衣》畫成油畫的任務,去河南搜集素材,因勞累過度而手握畫筆逝世在畫架旁。

《血衣》畫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