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繼白樺派之後興起的文學流派。又稱新技巧派新理智派新現實主義。通常指第三次(1914)和第四次(1916)復刊的《新思潮》雜誌同人,代表作傢有芥川龍之介、菊池寬、久米正雄豐島與志雄山本有三等。該派既反對自然主義的純客觀描寫,又懷疑白樺派的理想主義,擬將藝術上的3種思想——真、善、美融為一體。主主張小說可以虛構,題材應該多樣,講究藝術技巧,能以冷靜而理智的態度審視現實,探討人生,解剖人性的自私與虛偽。芥川以短篇《鼻子》得到夏目漱石的賞識,終於成為日本短篇小說的一個大傢;菊池稍晚,以《無名作傢日記》和《忠直卿行狀記》獲得文壇的肯定;久米最先以劇本《牛奶店的弟兄》成名,小說《魔術師》、《考生手記》等在“微帶苦笑”的自我調侃中,流露出人生的失意感覺;豐島的《湖水與他們》、《棠棣之花》等顯示其澄明清麗的風格;山本擅長長篇,如《女人的一生》、《路旁之石》等提出社會問題,表現人道主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