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一個城市設計–城市規劃運動,興起於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又稱新傳統主義規劃(New Traditional Planning)。主張在社區規劃和設計中發揚美國城鎮規劃的優秀傳統,把多樣性、社區感、儉樸性和人性尺度等傳統價值標準與當今的現實生活環境相結合,重塑具有城鎮生活氛圍的社會和緊湊的城鎮佈局形態。新城市主義起因於美國50年代以後的城市郊區化,中產階級居民向郊區遷移,郊區出現完全依靠小汽車的低密度社區,居民居住在與與社會隔離的獨立式住宅中,缺乏公共生活。其後果是傳統社區的消解,土地利用效率低下,過度使用小汽車造成污染,郊區城鎮缺乏特色。

  新城市主義規劃原則有:①城市社區應環繞一個主要的公共中心和一些主要的公共建築來佈局。②社區中應設計一系列有等級次序的公共空間,成為日常生活的重要場所,以鼓勵公眾交往。③每個社區都具有多樣性,包括不同類型的住戶和不同類型的用地,並保持一定的密度。④社區的佈局應方便出行,減少對小汽車的依賴,提倡公交導向的社區。

  新城市主義的代表人物有A.杜埃尼、E.普拉特·希貝克、P.卡茨和P.卡素貝等。其代表作品有佛羅裡達的海濱新城(1981)、溫薩新城(1989)和羅得島的普洛維登斯市中心改建(1992)等。新城市主義可稱為近年來美國城市設計領域的主流流派之一,其影響已超出瞭美國國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