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記心動週期中心肌電活動過程的連續曲線。

圖1 心室工作細胞的跨膜動作電位、體表心電圖和心肌細胞經膜離子流

  原理 正常心臟激動過程是:沖動發源於竇房結,傳播至右、左心房,經房室交界區、房室束支、浦肯野氏纖維網至左、右兩個心室,使各處心肌除極;心房肌和心室肌分別於除極完畢後進行復極活動(圖1)。心肌的除極、復極電活動,在心電圖上表達為P波、PR段、QRS綜合波、ST段T波和U波。P波是兩個心房的除極活動;在PR段時間中,心房肌在復極;QRS綜合波是兩個心室的除極活動;ST段和T–U波描述心室肌的復極活動。在正常的心臟結構、心電生理活動、血液動力學狀態下,心電圖各波、波段的形態、時間、順序雖有變異,但有一定范圍,心電圖學按此規定瞭一整套正常值,依此判讀表觀心電圖是否正常。當心臟有結構、血液動力學、電生理特性的異常時,心電圖的波形、時間、順序變得不正常。根據心電圖的特征,可反推產生心電活動異常的解剖–生理基礎,使心電圖成為心臟病臨床診斷檢查以及治療觀察中一項非常有用的手段(圖2、圖3)。

圖2 加壓單極肢體導聯的連接方式

圖3 心向前導聯探查電極的位置

  判讀心電圖的要點 ①P波形態異常。表現為P波增高或增寬,可見於心房擴大、心房肌損傷以及心房內壓力升高,也見於心房傳導障礙。異位來源的心房激動,其形態亦不同於發源於竇房結的激動。②QRS波群異常。電壓增高可見於心室肥大;異常Q(q)波可見於心肌梗死(或心肌頓抑、冬眠)和心肌病。QRS波寬大畸形可見於室內傳導障礙(包括束支傳導阻滯、室內傳導阻滯、心室預激)和心室異位激動(圖4)。③PR段異常。PR段移位可見於心房擴大、心房梗死。PR段延長反映房室交界區的傳導延遲;PR段縮短反映房室交界區傳導加速,或經異常房室旁道下傳。④ST–T–U異常。ST段移位反映在復極早期各部心肌步調不一致。ST段顯著升高可見於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等;ST段顯著降低可見於心肌缺血、左心勞損等情況。T–U波改變反映心室復極順序異常。明顯的T波高尖可見於血鉀過高;明顯的T波倒置可見於心肌病、心肌梗死的演變過程、左心勞損、電解質紊亂、藥物影響等情況。程度輕的ST–T改變可見於各種各樣的病理–生理情況。QT間期延長見於原發性和繼發性QT間期延長綜合征。

圖4 波形正常值參考圖

  診斷價值與限制 ①對心律失常的診斷最有價值。對P波、QRS波的規律,以及對P波和QRS波傳導關系的規律,可以很準確地判定是哪一種心律失常,且可以推斷有關心律失常的發生原理。但是受到觀察時間的限制以及P波顯示的限制,判斷價值受到影響;對發生原理的過多推斷,不一定能得到驗證。

  ②對心肌梗死的診斷、位置、判斷時間推移等很有幫助,但要把心電圖表現與臨床癥狀、心肌標志物檢查結合在一起來評價。單純心電圖的表現,也可見於某些非心肌梗死的情況。

  ③根據心電圖標準診斷心室肥大、心房擴大的準確性並不高。用影像學檢查方法如超聲心動圖、磁共振成像等要比心電圖準確得多。

  ④由於引起ST–T改變的原因非常廣泛,所以很難單純根據ST–T改變確定病因。

  從心電圖原理衍生的診斷檢查方法還有:動態心電圖、心電圖負荷試驗、心向量圖、心磁圖、高分辨率心電圖、心室晚電位、心率變異性、QT離散度、P波離散度、食管電生理檢查、心內電生理檢查、體表標測、心外膜標測、心內膜標測等。

  此外,心電圖還被應用於作為心臟收縮期和舒張期的定時,例如同步電復律、心臟起搏技術、超聲心動圖、心臟核素顯像、主動脈內反搏泵、體外反搏泵、心血管造影、心音圖、無創性心功能檢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