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於心包部位的病變。即急性心包炎、心包積液和縮窄性心包炎的統稱。三者也可視為同一疾病的不同階段。

  急性心包疾病的病因有結核性、非特異性、化膿性、風濕性、尿毒癥性、急性心肌梗死併發、腫瘤性、創傷性、放射性、系統性紅斑狼瘡性、黴菌性、類風濕性、膽固醇性、阿米巴性等。其滲液有纖維蛋白性(幹性心包炎,有心包摩擦音,胸痛癥狀明顯)、漿液纖維蛋白性、漿液血性、出血性、化膿性等。大量心包積液可致心包填塞。<

  慢性心包積液可由急性心包炎發展而來,急性期癥狀不明顯。若積液量多,形成時間較短,患者常有氣短、頸靜脈怒張、心界擴大、脈壓差小及奇脈,重者有肝大、腹水。X射線心臟檢查及超聲檢查可以證實大量心包積液。結核性心包炎、腫瘤轉移至心包及黏液性水腫常有大量心包積液。穿刺心包液體,檢查其性質,對病因診斷有極大幫助。

  心包積液可形成粘連、纖維化、心包增厚、鈣化,成為慢性心包炎(縮窄性)。

  心包疾病的治療與預後視病因及治療的早晚而不同,及早明確病因並采取恰當的治療措施是成功的關鍵。由於心包疾病幾乎都是周身疾病的一部分,所以全身病因的去除與治療極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