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類最小的動物DNA病毒。parvo來自拉丁文“parvulus”,很小的意思。病毒無包膜。基因組為線型,多數成員含負鏈DNA;病毒粒有32個殼粒,有空心和實心兩種形態。病毒耐熱、耐酸、耐乙醚,在細胞核內複製。此科病毒廣泛存在於人、脊椎動物、昆蟲體內以及多種傳代細胞系中,一般每種病毒隻能感染一種動物,僅少數致病。

  按病毒的性狀和複製方式,可分為小DNA病毒屬、濃核病毒屬和腺病毒伴隨病毒屬。①小DNA病毒屬。存在於哺乳動物和鳥類,其中能誘發畜禽疾病的有貓泛白細胞減少癥病毒;致牛腸炎、心肌炎的牛小DNA病毒;引起豬流產、不育的豬小DNA病毒;致狗白細胞減少或腸炎的狗小DNA病毒;致雛鵝肝炎、腸炎的鵝小DNA病毒及水貂的阿留申病毒。②濃核病毒屬。存在於節肢動物,如昆蟲病毒。③腺病毒伴隨病毒屬。存在於哺乳動物和鳥類。腺病毒為缺損病毒,它需在宿主同時感染腺病毒並以其作為輔助病毒時才能復制。人的腺病毒伴隨病毒屬有4型,人血清中普遍存在抗體,但與疾病的關系未定。此外,尚有禽、牛和狗的腺病毒伴隨病毒屬。

  小鵝瘟病毒是小DNA病毒科的成員之一。1956年在中國揚州首先分離出此病毒,確認它是中國各地雛鵝的致死性傳染病原,對5~25日齡的雛鵝有極高的傳染性。此病毒無血凝性,除雛鵝和番鴨雛外,不能使其他動物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