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工作的三大方法之一。又稱社會群體工作團體工作。小組工作的物件是幾個人到幾十個人的小組。主要以小組為切入點,在小組內外開展工作,向小組成員提供服務或進行治療,以解決他們的問題,實現既定的社會工作目標。

  小組成員一般都是在經濟上、生理上、心理上、行為上有共同困難或有共同問題的人,需要社會工作者的幫助。社會工作者利用小組成員的群體心理的影響,引導他們通過相互之間的溝通、、互動和交流,形成社會支持網絡,用集體的力量找到解決他們共同面臨的困難和問題的途徑和方法,發展他們適應社會的能力,促進他們的成長。

  小組工作的過程包括:確定小組目標,確定小組規模,確定小組活動的地點、設施和條件,確定小組成員,確定小組活動日期、活動的時間和小組存在的期限,設計小組活動的方案,推動方案的實施,評估與結案。在其發展過程中,形成瞭不同的工作模式。①發展派小組工作。以發展心理學為主要理論。工作理念是:人在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的角色和任務,對年齡不同的人,給予小組活動的機會,發揮群體的功能,使個人在小組中學會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發展,增進個人的適應能力和社會責任感,扮演好個人的社會角色,完成個人的各種任務。②交互反應派小組工作。強調社會工作者與小組成員的互動。工作理念是:小組是社會工作者與小組成員共同構成的社會系統,雙方互相溝通、互相交流、互相影響,可以在交互反應的過程中解決小組成員的問題。③行為修正派小組工作。將行為修正的理論運用到小組工作中。工作理念是:通過小組成員的溝通、交流和影響進行治療和訓練,運用集體的力量來修正行為偏差。④組織與環境派小組工作。強調以小組工作的方式來幫助社會適應能力差或卷入生活困擾的人。工作理念是:既要解決問題,更要預防問題的發生。對所有社會適應能力差或卷入生活困擾的人都適用,應用的范圍很廣。小組工作的具體方法有:小組討論、小組遊戲、小組學習、小組競賽、小組治療。基本原則是:目標明確可行,計劃詳盡全面,社會工作者與小組成員建立良好的專業關系,幫助小組成員挖掘和發展其能力,引導小組成員互助合作,鼓勵小組民主自決,適當運用社會資源,並適時進行總結和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