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秦末重要的反秦將領之一。下相(今江蘇宿遷西南)人。名,字羽。祖父項燕為戰國末年楚國將領。項羽少時學習書寫和劍術,都無成就,叔父項梁教他兵法,他略知大意,也不肯深學,然力能扛鼎、才氣過人。秦始皇東遊會稽時,他在路旁觀看,曾說:“彼可取而代也。”

<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七 月,陳勝、吳廣首義反秦(見陳勝吳廣起義)。同年九月,項梁與項羽也舉吳中兵反秦。陳勝犧牲後,項梁、項羽所部成為當時反秦武裝的主力。項梁陣亡後,秦將章邯率軍擊趙。義軍領袖楚懷王命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率兵救趙。項羽襲殺宋義,受命為上將軍,統率全軍,隨即親自率全軍渡河,破釜沉舟,大破秦軍。從此,各路諸侯軍都聽從項羽指揮。又招降章邯,在新安城南將秦卒20萬全部坑殺。

  項羽入關後,企圖消滅先入定關中的劉邦,獨霸天下。因劉邦卑辭言和,雙方暫時和解。項羽隨即引兵西屠咸陽,誅秦降王子嬰,擄掠貨寶和美女東歸,秦民大失所望。漢高祖元年(前206),項羽以義軍共主楚懷王為義帝,都郴,又分封諸侯,自立為西楚霸王。不久,田榮、陳餘、彭越等相繼舉兵反楚。漢王劉邦也還定三秦,決策東向,於是爆發楚漢戰爭。

  楚漢之爭時,項羽取得一系列戰役的勝利,但其政治、軍事上的弱點卻導致他的最終失敗。漢高祖五年十二月,楚軍被圍困於垓下(今安徽靈璧東南),人少食盡。漢軍四面唱起楚歌。項羽與虞姬對飲,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隨即引兵突圍至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自刎而死。項羽自刎前,仍稱“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不能認識自己終致失敗的原因。漢高祖劉邦以魯公禮葬項羽於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