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對生產過程諸要素,包括人(操作者、管理者)、機(機器設備、工藝裝備)、料(原材料、輔助材料、零部件)、能(水、電、氣、煤、汽)、法(操作方法、工藝制度)、環(環境)、信(資訊)等進行合理配置和優化組合,使其形成一體化,並通過生產過程的轉換,生產出品質合格、成本低、交貨及時的產品的一種綜合性管理。是企業內部管理的基礎。

  任務 ①按照產品品質和設計要求,調整工藝路線和工藝佈局,嚴嚴格按照工藝的要求組織生產,使產品和零部件處於最佳的受控狀態,以保證產品質量。②優化生產勞動組織,合理進行勞動分工和協作,消除各種無效勞動和時間浪費,做到生產指揮靈,勞動效率高。③把質量、工藝、消耗、設備、安全、財務、計劃調度等各項管理工作進行系統地協調,采用先進的管理方法對投入產出全過程進行有效控制,不斷提高現場管理的運行效能。④治理現場環境,做到人流、物流運轉順暢有序,現場環境清潔,建立起文明的生產秩序。⑤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技術標準、工作標準、各種定額、計量檢測、原始記錄、統計臺賬等管理基礎工作,做到制度化、標準化和嚴格考核,保證信息傳遞暢通、及時、準確。⑥加強班組建設和員工管理,開展經常性的職工合理化建議和技術革新活動,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內容 ①對人、機、料、能、法、環、信等各種生產要素進行合理有效地配置。②對生產全過程進行有效地計劃、組織和控制。具體包括員工的行為管理、產品質量和工作質量管理、設備和物料管理、生產中的信息管理、工藝流程管理、現代化管理技術和方法的應用,以及不斷地提高員工的素質和生產效率。

  方法 ①“5s”管理。對生產現場的各種生產要素,其中主要是物的要素不斷進行整理、整頓、清掃、清潔,從而提高素養的管理活動。它是加強現場管理的基礎,能為現場人員創造一種清潔、安全、方便的勞動環境,促進文明生產。②定置管理。以生產現場為對象,通過整理,把與生產現場無關的物品給以清除,把需要的物品擺放到科學、合理、符合標準化要求的位置上,使生產要素有效結合,從而實現生產過程的科學化、規范化和標準化,不斷提高文明生產水平。定置管理的基本內容和開展程序為:工藝研究→人、物結合狀態分析→物流、信息流分析→定置設計→定置實施→定置考核。③目視管理。又稱為看得見的管理。是利用形象直觀、色彩適宜的各種視覺感和信息來組織現場生產活動的管理工作。目視管理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企業應根據自己生產現場的實際情況選擇采用,其中有儀表、電視、信號燈、標示牌、圖表、標志線、色彩標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