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福建省轄市。位於中國東南沿海,福建省東南部,九龍江入海處。背靠漳州、泉州平原,瀕臨臺灣海峽,面對金門諸島,與臺灣島和澎湖列島隔海相望。陸地面積1 569平方千米,海域面積300多平方千米。人口353萬(2010),有漢、回、滿、壯、佘、苗、高山等民族。由於地理環境和歷史背景的因素,擁有眾多的歸僑、僑眷及廈門籍僑胞和港、澳、臺同胞。轄思明、海滄、湖裏、集美、翔安和同安6個行政區。市人民政府駐思明區。遠古時為白鷺棲息之地而稱“鷺島”。宋太平興國年間,因島上產稻“一莖數穗”又稱“嘉禾嶼”。元朝曾設立“嘉禾千戶所”。明洪武二十年(1387),為防禦倭寇入侵築城於此,號廈門城。1928年直屬福建省,1933年設廈門市。1949年成立廈門市人民政府,1980年設立廈門經濟特區。

  廈門市由廈門島、鼓浪嶼及內陸九龍江北岸沿海部分地區和同安組成,屬海港風景城市。主體廈門島,南北長13.7千米,東西寬12.5千米,面積133平方千米,地勢由南向北傾斜,西北部較為平坦,南部多山,整個海岸線蜿蜒曲折,全長234千米,港區外島嶼星羅

棋佈,港區內群山四周環抱,港闊水深,終年不凍,是條件優越海峽性的天然良港,有史以來就是中國東南沿海對外貿易的重要口岸。 九龍江北岸的沿海部分,由杏林灣和馬鑾灣分隔而成 集美杏林海滄三個小半島。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溫和多雨。年平均氣溫在21℃左右。平均年降水量1 100毫米。農業主產水稻、蔬菜、龍眼等,還有豐富的魚類、貝類等水產資源。工業以電子、機械、紡織、食品、化工、醫藥、建材為支柱。 廈門港已擁有東渡、海滄、鷺江、杏林等港區,開通瞭至美國、歐洲、地中海幹線及中國香港、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地的國際集裝箱航線30多條,已躋身國內大型一類港、世界集裝箱大港50強之列。航空港已開通國內航線100多條,國際和港澳地區航線20多條(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2條)。 高崎國際機場已成為國傢一類機場,是國傢十大重點樞紐機場之一。有國傢級重點風景名勝區 鼓浪嶼,素有“海上花園”的美稱,著名景點有 日光巖、菽莊花園、皓月園、毓園、琴園、觀海園等。島外的集美區擁有以旅遊、教育為主的著名僑鄉—— 集美鎮,傳統上以種植業、漁業為主,同時也是重要的臺商投資開發區。

廈門遠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