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外開放港口之一。位於福建省九龍江入海口處的金門灣內。水路距上海561海裏、高雄165海裏、香港287海裏。廈門經濟特區及閩、贛、粵北、湘南等地與國際交往的重要通道,與40多個國傢和地區60多個港口有海運往來。廈門港是連接臺灣海峽兩岸航程最短的港口,也是海峽兩岸直航試點口岸之一。

廈廈門港海天港區

  廈門港在1684年設海關,成為對外貿易港口。1842年辟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抗日戰爭前廈門港曾有過昌盛時期。1949~1980年期間,由於廈門位於海峽兩岸對峙的前沿,港口處於維持狀態。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後,廈門港進入騰飛階段,生產和建設都得到長足發展。全港主要生產港區有東渡、海天(見圖)、石湖山、和平、海滄、高崎、同安等港區,2006年擁有生產泊位111個(其中萬噸級泊位37個),完成港口吞吐量7 792萬噸,集裝箱吞吐量401.3萬標準箱(居全國第七位)。此外,還有貨主專用碼頭。廈門港將以集裝箱為重點,努力發揮潛在優勢,實現“國際性、多功能、綜合型、現代化”的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