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蟎亞綱前氣門目細須蟎科(Tenuipalpidae)動物的統稱。全世界已記錄600種,分隸22屬。世界性分佈,以熱帶和亞熱帶居多。中國已記載9屬50餘種。體長0.2~0.3毫米,體多扁平,卵形、倒梨形。體色鮮紅、黃綠、黃色。體壁較骨化,體表具網狀、線形或回形花紋。螯肢針狀,位於針鞘內。須肢1~5節,簡單,無拇爪複合體,跗節剛毛3根。眼1對。體前端有喙板或無。背面具10~16對背毛。足粗短,具環狀縐紋。足Ⅰ、Ⅱ跗節無雙毛,頂端有小小枝狀的感覺毛。跗節爪鉤狀或墊狀;爪間突墊狀,二者均具黏毛。

  生活史經過卵、幼蟎、前期若蟎、後期若蟎和成蟎5個階段。幼蟎3對足,若蟎和成蟎4對足。細須蟎在每一蟲態之前,經過一靜止期,不食不動,經脫皮蛻變為下一蟲態。完成生活史需經10~20餘日不等。細須蟎取食植物。多數種類在葉片反面,沿葉脈兩側取食,也有的在嫩枝上或單子葉植物的葉鞘內取食,少數種類在植物上結癭或取食花序。

  短須蟎屬Brevipalpus)、細須蟎屬(Tenuipalpus)和新須蟎屬(Cenopalpus)是細須蟎科中種類和數量較多、經濟意義較大的屬,其中有些種類是果樹等經濟作物的重要害蟎。常見種有:①卵形短須蟎Brevipalpus obovatus)。體長293微米,體寬167微米。扁平,體色深紅。背面具不規則的網紋。後半體背毛9對。分佈於世界各地,寄主植物極為廣泛,已記載的寄主近百種,是中國南方分佈廣泛、危害嚴重的茶樹害蟎,也危害果樹、中草藥和觀賞植物。茶樹受害後呈現油漬狀的紫褐色斑塊,葉片失去光澤,甚至脫落,樹勢衰弱,嚴重影響茶葉的產量和質量。一年發生6~7代,夏季完成1代需時20天,春秋季需時40天。②柿細須蟎Tenuipalpus zhizhilashviliae)。體長304微米,體寬167微米。倒梨形,足體寬闊,末體狹窄,背面中央表皮具不規則的網紋。後半體背毛10對,其中1對呈長鞭狀。在中國北方地區危害柿樹嚴重,可致葉片呈蒼黃色,大量幼果脫落。全年發生盛期在6~7月份。③麗新須蟎Cenopalpus pulcher)。體長322微米,體寬158微米。體形橢圓。紅色。背面表皮呈蜂窩狀紋。後半體背毛11對,披針形,分佈於歐、亞和北非。麗新須蟎是中國北方果樹產區的害蟎,危害蘋果、梨、李、桃等果樹,受害嚴重時造成葉片枯焦,引起早期落葉,影響果樹的正常發育和結果。在中國北方地區一年發生3~4代,完成1代須20餘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