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戲劇傢B.佈萊希特的總結性戲劇理論著作。1948年完成。全書分77篇,以論綱的形式全面闡述瞭佈萊希特敘述劇的理論、美學思想與演劇方法,是一部系統的“科學時代的戲劇”的理論作品,因而又被稱為“新詩學”。書中開宗明義地指出,戲劇的目的為娛樂人,而不是宣揚道德,即使在古希臘時代也是如此。而戲劇作為人類生活的反映,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形式,在我們這個科學的時代,戲劇也必須與之保持一致,要投身於現實,反映現實,甚甚至於改造現實。為此,它必須與傳統的戲劇決裂,即打破建立在情感共鳴基礎之上的亞裡士多德“戲劇性戲劇”模式,代之以建立在陌生化效果之上的“敘述體戲劇”,觀眾變消極被動為積極主動,從而對現實展開思考與批判。此外,佈萊希特還就如何幫助觀眾破除幻覺、如何在舞臺上制造陌生化效果、如何創造人物等作瞭細致深入的闡述。作為補充,佈萊希特後來還發表瞭《戲劇小工具篇補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