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鱉目海龜科蠵龜屬一種。又稱紅海龜赤海龜。分佈於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內溫水海域。中國南海、東海海域有太平洋蠵龜分佈。體大,長可達1米,一般重約100千克,最大300~400千克。頭與體背紅或紅褐色,腹黃色。齶鉤狀,頭大而寬。頭背鱗片對稱排列,前額鱗2對,背甲前緣橢圓形,後緣趨尖,中央稍隆起。幼體背部具3個強棱,成長後逐漸不顯。椎盾5~6枚,肋盾通常5對,甲橋有3枚擴大的下緣盾盾。四肢槳狀,前肢長,具1~2爪(見圖)。分2個亞種:大西洋蠵龜(Caretta caretta caretta)和太平洋蠵龜(Caretta caretta gigas)。太平洋蠵龜在西太平洋的主要產卵場為日本的沖繩、鹿兒島、熊本、德島、愛知、神奈川、千葉各縣的沙灘。產卵期5~7月,每次產130~250枚。卵圓形白色,直徑4厘米。在產卵期可多次產卵,每次間隔2~3周。在間隔期,雌龜在淺海的巖礁上休息。卵經30~65日自然孵化。蠵龜以魚、蝦、蟹、軟體動物和藻類為食。蠵龜肉、卵均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