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翅目蟋蟀科(Gryllidae)昆蟲的統稱。地下害蟲。常見的種類有大蟋蟀(Brachytrupes potentosus,見圖)和油葫蘆(Gryllus testaceus)。大蟋蟀又稱華南大蟋蟀,分佈於中國華南各省(自治區)以及印度和東南亞各國。危害花生、大豆、甘薯、麥類類、高粱、玉米、甘蔗、芝麻、瓜類、蔬菜、棉花以及果木的幼苗,咬食切斷植物的幼莖,造成缺苗。油葫蘆分佈於中國東北、華北、華東和西南以及蒙古、朝鮮、韓國、日本、東南亞各國。被害植物有粟、黍稷、蕎麥、甘薯、棉、芝麻、花生、瓜類、豆類和蔬菜,食害葉、莖、種子和果實。

大蟋蟀

  大蟋蟀體長約40毫米,棕褐色。雄成蟲的兩前翅上具有發音器,翅振動時由粗糙的肘脈與後翅的括片相摩擦而發聲。若蟲與成蟲相似,體小,僅具翅芽。喜在砂質旱地營穴而居,是夜出性地下害蟲。油葫蘆體長19~24毫米,黑褐色有光澤,頭部復眼的內緣和兩頰黃褐色。其餘特征與大蟋蟀相似。成、若蟲白天潛伏於薄層積草或磚瓦土塊下,夜間外出覓食,行動敏捷。成蟲好鬥,蟲數多時常互相殘殺。

  防治蟋蟀常用糠麩或瓜菜拌藥制成毒餌,傍晚撒在田間誘殺,或田間噴撒藥粉。油葫蘆可堆草誘集捕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