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臺場面、演員表演連續不斷的更迭所呈現的時間流動。具有三重含義:演出時間,指一出戲從開場到閉幕所需的時間;戲劇時間,指戲劇內容所連續的時間,即人物在劇中所經歷的時間;感受時間,指觀眾直接感受的時間印象。其中,戲劇時間是戲劇藝術傢們共同創造的時間,具有很強的假定性。

  戲劇時間的假定性表現在:①導演創作中有時要在短的客觀時間(演出時間)裏創造出長時間的劇中生活感覺,有時又要為強調人物一瞬間的思考、決策、情感或其他而用數倍於一一瞬的時間,擴大地表現劇中生活的一剎那,也就是用較長的客觀時間展現很短的戲劇時間。②現代戲劇除瞭透過人物外部行動來反映、折射人物心理活動及內在情感外,還直接展現人物意識、潛意識的流動,在演出中把這些意識活動化為可供觀眾視聽的舞臺場面。對此種戲劇的導演處理開拓瞭戲劇時間的心理向度,即“心理時間”。它不是用來敘述戲劇的外部情節而是直接用於外化人物意識活動和心理狀態。③歷來大量戲劇作品都是按照時間的自然序列直敘故事,即使有插敘、倒敘,總體情節也還是按時間自然序列發展的。但在許多現代戲劇作品中,時間成瞭一種擺脫各種束縛的、彈性的、假定的自由進程:或是戲劇時間的自然序列完全顛倒;或是心理時間與戲劇時間交錯組合;或是把人物內心活動的“一剎那間”予以放大、延伸,讓同臺其他人物的舞臺生活處於暫時定格或停頓狀態等。

  隨著戲劇藝術時空觀念的不斷拓展,舞臺時間的創造性運用與處理愈來愈成為導演的一項重要的專業創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