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人物形象的藝術手段。化裝一詞源自法文Grime,意為“有皺紋的”、“起伏不平的”。化裝是對演員鬚髮、頭飾、面型以及身體裸露部分進行修飾。舞臺化裝的作用:①以美化物件的儀錶為目的,如歌舞、雜技、曲藝演出中的化裝。②以塑造角色的外貌形象為目的,如話劇、歌劇、舞劇以及戲曲演出中的化裝。這類化裝鬚根據劇本或劇種的要求,按照角色的身份、年齡、民族、時代、性格等因素塑造角色的外部形象,儘量縮小或彌補演員同角色在外形條件上的差距。

  由於劇種、劇目和導演要求的不同,化裝的手法和樣式也各有差異,產生的效果也各不相同。其中有誇張性的、裝飾性的、寓意性的、象征性的等。古希臘在萬人觀眾的露天劇場中就要求使用表情誇張的面具。到瞭現代,室內的中心舞臺、環形舞臺以及伸出式舞臺演出,在演員與觀眾間的距離大為縮小的情況下,就要求化裝更生活化,更細致。其次,舞臺化裝須在特殊的光照下呈現效果,因而光色與光源的演變,直接影響著化裝和色調深淺濃淡的處理。

  化裝的發展經過瞭漫長的改進歷程。它的起源與原始歌舞和古代宗教儀式密切相關,東西方文明古國的戲劇史都有使用面具的文字記載,有些國傢至今還保留著面具、臉譜等傳統的化裝方法。但古希臘民間小戲“模仿劇”中已用面部化裝取代面具。15~16世紀神秘劇與道德劇中,既用面具也用原始的寫實化裝法。17~18世紀的古典主義演出開始有瞭較規范的化裝形式。後來舞臺化裝逐漸向有個性特征方向發展。19世紀俄國現實主義戲劇對化裝提出瞭新的要求:塑造性格化的角色形象。20世紀的現代戲劇流派紛呈,化裝的形態也更趨多樣化。

  中國話劇、歌劇、舞劇等劇種在化裝藝術上接受瞭外來的影響。袁牧之著的《戲劇化裝術》一書(1931)系統地介紹瞭油彩化裝法。從50年代起,中央戲劇學院、上海戲劇學院以及著名化裝師辛漢文先後培養瞭一大批戲劇、電影、電視的化裝專業人才,並逐漸形成瞭具有中國民族風格的化裝專業隊伍。

  舞臺化裝的技術性較強,它需要掌握一定的科學和技術知識。它把色彩、明暗幻覺效果與塑型、毛發粘貼等實物造型結合起來,成為真假結合、平面與立體並用的特殊綜合性造型手段。根據使用的造型材料和工藝操作的不同,又可分為:油彩造型。即用色彩、線條、明暗對比的技巧在演員臉上“畫”出來,再借助舞臺燈光的塑造能力以及演員與觀眾之間的空間距離造成的錯覺來塑造角色的形象。油彩化裝是舞臺化裝的基本技法。1849年最早試制油脂性化裝顏料的是德國演員卡爾·波登,直到40年後,化裝油彩才流行於戲劇界。毛發造型。主要是利用演員的頭發、胡須進行加工或粘貼預制的造型零件,如假發套、假須片等塑造形象,以改變演員的容貌。塑型粘貼。在演員臉上粘貼用特殊塑型材料如油灰、棉花、纖維、紗絹、乳膠或其他高分子化合物配制成的材料,增加演員面部的立體真實感。但由於造型粘貼增加演員負擔,影響演員演技的發揮,故在舞臺上使用不多。

  面具是舞臺化裝的一種特殊手段。在東西方早期戲劇中,面具都曾被廣泛使用。古希臘戲劇的面具一般用亞麻、軟木或輕質木料制成,再飾以彩繪,形象生動、誇張。文藝復興時期的假面戲劇使用的面具,通常隻罩沒演員顏面的一半,或僅罩一雙眼睛,目的在於幫助演員塑造定型的角色。中國古代的儺舞和由此發展而成的儺戲、日本的能樂和印度、爪哇的戲劇中也都使用不同風格的面具。在現代派戲劇中,面具也常被用來制造特殊的戲劇效果。美國60年代的面具和木偶劇團專門使用巨型的木偶與面具的結合來創造富於寓意的戲劇形象。

瑞士舞臺設計傢維納·斯特勒普設計的舞臺面具

  臉譜是一種在演員面部用重彩勾畫出寓意或象形圖案來展示人物性格的化裝,多用於歷史、神話或幻想型人物的造型,常有固定的譜式。印度、意大利、印度尼西亞、日本的古代戲劇都使用臉譜。中國傳統戲曲使用臉譜較多,形式精美,成為世界戲劇中獨具特色的臉譜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