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陝西省咸陽市轄縣。位於省境中部。面積392平方千米。人口41萬(2010)。縣人民政府駐普集鎮。東漢永平八年(西元65)設武功縣,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併入美陽縣,北周建德三年(574)複置武功縣,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為武亭縣,元至元元年(1264)複稱武功縣。1958年併入興平縣,1961年複置武功縣。1983年由寶雞地區(今寶雞市)劃屬咸陽地區(今咸陽市)。地處處關中中部,地形北高南低,以平原為主。境內河流有渭河、漆水河、漠峪河等。屬暖溫帶半幹旱、半濕潤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2.9℃。平均年降水量667毫米。工業有紡織、化工、建材、農機修造等,並生產以玉米皮編制的地毯、提籃、沙發墊及各種工藝品。農作物主要有小麥、棉花、玉米等。特產有白皮蒜、辣椒幹。隴海鐵路、西(安)寶(雞)公路北線橫貫縣境。名勝古跡有王燒臺、香灣新石器遺址、尚傢坡先周遺址,以及教稼臺、蘇武墓、武功塔、薑嫄聖母墓(見圖)、明城隍廟、後稷祠遺址等。

武功縣後稷之母薑嫄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