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宗教經卷。明羅教始祖羅夢鴻口述,弟子編撰,成書並正式印行於正德四年(1509)。萬曆年間,蘭風、王源靜加以整理、補註,合刊為《補註開心法要》,擴充為十六卷十六冊,書名冠以《金剛般若經註解全集》

  五部,指五部經卷:《苦功悟道寶卷》:不分品,一卷一冊。該卷詳細敘述羅氏十三年參悟正道的經過。後王源靜、蘭風禪師對經文重新整理,名為>《苦功補註開心法要》二卷二冊,將全文分為十八品,簡明挈領,故又稱“十八參”。《嘆世無為寶卷》:不分品,一卷一冊。本卷感嘆世事艱難,勸告大眾欲脫苦海,隻有入教修行,超脫生死(整理本作《嘆世補註開心法要》,將全文分為十二品,二卷二冊)。《破邪顯證鑰匙卷》:上下兩卷二冊,二十四品。本卷仿照佛教解經法,弘揚羅教“無為正法”,以此作為達到“明心悟道”,破除邪見偏執的鑰匙(整理本作《破邪補註開心法要》,四卷四冊)。《正信除疑無修證自在寶卷》:一卷一冊,二十五品。本卷全面闡述羅教教義,宣揚無極正道,批判瞭白蓮教、玄鼓教、彌勒教及一切執相修行的邪法(整理本作《正信補註開心法要》,四卷四冊)。《巍巍不動泰山深根結果寶卷》:一卷一冊,二十四品。本卷敘說宇宙本源,告誡信徒要像泰山一樣堅定不移地信奉羅教不動搖,才能見性成佛(整理本作《泰山補註開心法要》,四卷四冊)。

  因第三部為上下兩冊,故名“五部六冊”。此五部經為羅教的重要經卷,卷中歷述羅祖十三年修行苦功,闡明無為大法無極正道,批判瞭佛教的煩瑣軌儀,勸導世人隻有瞭悟生死,像泰山那樣巍然不動,堅定信念,才能悟道明心,安享極樂。五部經雖然以佛教經文面貌出現,實則融會瞭儒、佛、道三教教理來闡述一種新的宗教教義。卷文廣泛采用流行在百姓口頭上的俚語粗言,可唱可白,通俗易懂,所以一經出版,廣為流傳。在明清兩代,不斷被刊刻,致使後起的其他民間教派,紛紛效仿編撰寶卷傳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