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形目鵐科一屬。世界有39種,主要分佈於歐洲和亞洲,少數見於非洲和大洋洲。少數種類為留鳥,多數有季節性遷徙。中國有26種。體形和大小似麻雀,但嘴較雀科鳥類細弱,上下喙的咬合緣在中部內卷,呈現縫隙;第一枚飛羽甚退化,翅與尾幾等長或較尾長;尾楔形,外側尾羽多具白斑,飛時明顯可見。

  鵐屬中黍鵐(Emberiza calandra)體型最大,全長約185毫米,鳴聲聲洪亮,繁殖於歐亞洲北部至中國新疆,在東南亞越冬。三道眉草鹀(Emberiza cioides)和灰眉巖鹀(Emberiza godlewskii)是中國山地裸巖地區最常見種類,前者多分佈於較低海拔的山區,後者可分佈至高山。藏鹀(Emberiza koslowi)為中國特產種,僅見於青海南部雜多、曲麻萊地區以及西藏昌都地區北部。棲息於平原至山地的疏林、草地地帶。在非繁殖期多成群活動,取食植物種子、漿果及昆蟲等。繁殖時成對活動,許多種類的鳴聲婉轉動聽。主要以幹草莖在樹上或地表編織成皿狀巢,內襯棕毛及植物纖維、羽毛等柔軟物質,每窩產5~7枚卵;卵呈淡青或白色且具黑褐或粉褐色疏斑,多數種類在鈍端有黑褐色螺旋型條紋。

  雌雄鳥輪流孵卵,少數種類由雌鳥孵卵;孵化期11~13天;雛鳥破殼後留巢10天左右,由雙親飼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