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實驗血液學專傢。生於浙江鎮海(今屬寧波)。1957年畢業於山東大學化學系。歷任軍事醫學科學院副研究員、研究員、副所長、所長、副院長、院長等職。國際輻射研究協會首任中國理事,中國實驗血液學會主任委員。199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被授予少將軍銜。20世紀60年代提出瞭能量傳遞可以加重去氧核糖核酸大分子輻射損傷的科學依據。70~80年代致力於造血幹細胞研究,在胎肝細胞性能與移植的研究中,完整地提出瞭胚胎發育中肝臟造血和造造血幹細胞的動態變化規律,為臨床開展肝移植提供瞭理論依據和技術準備。90年代,開展生長因子和基因藥物研究。主持完成的科研課題有14項獲獎。其中,“低分子抑瘤物凈化白血病細胞的實驗研究及臨床應用”1996年獲軍隊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造血幹細胞群的不均性與動力學研究”1987年獲國傢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人肝細胞生成素的發現及其分子生物學系列研究”、“造血生長因子的分子進化及其指導的基因工程系列研究”2001年分獲國傢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990年被批準為國傢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傢。1999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著有《造血細胞動力學概論》《造血幹細胞移植基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