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公德教育的基本內容和核心內容。“五愛”是愛祖國、愛人民、愛科學、愛勞動、愛社會主義的簡稱。1949年9月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第42條規定:“提倡愛祖國、愛人民、愛科學、愛勞動、愛護公共財物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全體國民的公德。”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24條仍以“五愛”為社會主義公德,把愛護公物改為愛社會主義,作為中國社會公民公德的主要規範。它是中國國民必須遵守的生活準則和行為規範,又是重要的政治原則則。愛祖國,要求每一個公民熱愛祖國錦繡山河、燦爛文化、悠久歷史和優良傳統,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中國人民解放軍,熱愛祖國社會主義制度;堅持和發揚祖國利益高於一切,為祖國現代化建設貢獻一切,忠實履行建設祖國、保衛祖國的神聖義務。愛人民,要求每個公民懷著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努力為人民服務,關心公職,團結群眾。愛勞動,要求每個公民把勞動看作光榮豪邁的事業,以主人翁的態度,積極參加社會主義勞動,自覺遵守勞動紀律,在勞動中發揚主動性、創造性。愛科學,要求每個公民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在社會建設中發揮創造精神,和迷信愚昧作鬥爭。愛社會主義,要求每個公民充分認識到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熱愛社會主義制度,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積極貢獻自己的力量。“五愛”內容是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中國各類學校均把“五愛”作為品德教育的基本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