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植物分類、植物地理學傢。號白兼,別名白堅。生於江蘇揚州市。1933年考入清華大學生物系,1937年畢業。在昆明西南聯合大學等校任助教、教員。1942~1948年任清華大學生物系教員、講師,並曾兼任中國醫學研究所藥用植物研究組組長,中法大學、雲南大學講師。1948~1949年任北平軍管會高教處處長,1950~1958年任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院士)。1958年任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長。1979年年兼任中國科學院昆明分院院長。1980年被選為美國植物學會通訊會員,1981年任瑞典植物地理學會名譽會員。1982年為國際系統和進化生化學會議國際委員會委員。

  1936年起吳征鎰從事植物分類學和植物地理學研究,取得瞭不少成果。1964年在北京科學討論會上,宣讀瞭《中國植物區系的熱帶親緣》一文,獲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一等獎,該文提出瞭一個新的概念,即“中國植物區系與東南亞植物,特別是中南半島區系之間,有一個較長的和更相似的歷史背景。在北緯20°~40°之間的中國南部、西南部和中南半島地區,是植物最富於特有古老科、屬的地區。這些從第三紀古熱帶植物區系傳下來的成分,可能是東亞植物區系的核心,而這一地區正是這一區系的搖籃,它也許甚至是北美和歐洲植物區系的發源地”。這一見解在《中國自然地理——植物地理(Ⅰ)》(1983)一書中得到進一步論證和發揮,明確指出中國植物區系有3大歷史成分,即古南大陸的、古北極的和古地中海的,而中國西南部則是這些區系成分發生和發展的關鍵地區。從1956年起他還致力於中國植被分類、分區問題的研究,並聯系到區系分區上來,主編出版瞭《中國植被》(1980)一書。

  吳征鎰共發表120多篇各類論文,主編或編寫瞭18部學術專著。如《雲南熱帶、亞熱帶植物區系的初步報告》(1957、1965)、《論中國植物區系的分區問題》(1979)、《唇形科的進化和分佈》(1982)、《通過統計植物地理分析資料論西藏植物區系的起源、發展和區劃》(1981)、《論太平洋各大洲洲際分佈的意義》(1983)、《論橫斷山地區植物區系及其意義》(1988)、《中國植物志》(1977~ )、《雲南植物志》(1979~ )、《西藏植物志》(1983~1987)等。迄今他已發現瞭新屬8個、新種400個以上。

  1975年起曾任中國植物學會副理事長、雲南省植物學會理事長、《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副主任,1987年任主編。1980年當選為美國植物學會的終身外籍會員,1981年當選為瑞典皇傢植物地理學會的名譽會員。1986年當選為雲南省科學技術協會第三屆委員會主席。獲2007年國傢最高科學技術獎(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