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五代時十國之一。錢鏐(見吳越王錢鏐)所建。都杭州(今屬浙江)。盛時疆域13州,約為今浙江全省、江蘇西南部、福建東北部。曆5主,共86年。

  錢鏐是杭州臨安人,當地軍閥董昌部將。唐光啟三年(887),董昌為越州(今今浙江紹興)觀察使,自杭州移鎮浙東。唐以錢鏐為杭州刺史,從此錢鏐獨據一方。景福二年(893),錢鏐升任鎮海軍節度使,駐杭州。乾寧三年(896),錢鏐滅董昌,得越州。唐以錢鏐為鎮海、鎮東(越州軍號)兩鎮節度使,仍治杭州。錢鏐遂據有浙江東、西二道。天復二年(902),唐封他為越王。開平元年(907)後梁又封他為吳越王。吳越占地13州,比相鄰的吳(後為南唐取代)弱小,故錢鏐及其子孫皆向中原王朝稱臣、納貢,借以牽制吳或南唐。但有時也自立,曾建天寶、寶元、寶正等年號,行於境內。

  後唐長興三年(932)錢鏐卒,子錢元瓘繼立。後晉天福五年(940),閩中大亂,元瓘遣大軍入閩,遭到巨大損失。六年,元瓘卒,子錢弘佐(一作錢佐)立。開運三年(946),吳越再次遣兵入閩,得福州。次年,弘佐卒,弟弘倧立,同年十二月三十日(948年2月12日),將校廢弘倧,立其弟弘俶(即位後,單名俶)。開寶八年(975),宋滅南唐,吳越面臨危機,宋太宗太平興國元年(976),錢俶入朝。三年,再次入朝,盡獻所據土地,全傢遷汴京。吳越亡。

  吳越自錢鏐晚年與吳通和以後,除兩度遣兵入閩外,並無重大戰爭。在十國中,是比較安定的地區。錢鏐修築錢塘江捍海石塘,置龍山、浙江兩閘,防禦潮水內灌;在太湖流域興修水利,境內河浦,都造有堰閘,以時蓄泄,不畏旱澇,並建立水網圩區的維修制度。又置都水營使,主管水利事業,統帶撩淺(一作撩清)軍,專管治河築堤,發展瞭太湖一帶的圩田。通過這些措施,使境內農業生產獲得發展。吳越境內的手工業絲織、造紙,特別是陶瓷,都在唐代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其秘色青瓷制作精美,聞名於世。當時,由於陸道交通為戰火阻塞,吳越常由海道與中原以及契丹貿易,與大食、日本也有貿易往來。杭州成為兩浙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明州,是吳越重要的貿易港口。錢鏐晚年禮敬文士,吳越境內的文化有所發展。錢鏐開拓杭州城郭,大興土木,悉起臺榭,有“地上天宮”之稱。錢元瓘也十分奢侈,營建宮殿,耗費瞭大量人力物力。賦稅繁苛,身丁稅重,當時經濟雖有發展,但人民生活仍十分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