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代畫傢。名吳嘉猷。字友如,以字行。元和(今江蘇蘇州)人。早年入蘇州山塘畫店,接觸到錢杜、改琦、費丹旭、任熊、沙馥、錢慧安等人作品,悉心觀摩描繪,畫藝進步很大。後為吳太元畫店、吳錦增畫店及桃花塢年畫店繪製畫稿。咸豐、同治間往來於無錫、常熟等地賣畫。光緒十年(1884)應上海點石齋書局之聘,任《點石齋畫報》主筆。約於光緒十七年(1891)應徵召北上京師為宮廷作畫。次年於上海自辦《飛影閣畫報》。十九年應曾曾國荃之請,畫清廷鎮壓太平天國的《繡像剿逆圖》並石印出版。吳友如身後,書局集其遺稿重印為《吳友如畫寶》

《點石齋畫報·基隆大捷》(故宮博物院藏)

  吳友如的繪畫以描繪市井風俗、時事新聞為主,還有不少反映西方科技新事物的畫幅。為適合石印制版,所畫均以線條描繪,黑白分明,畫風工整,構圖繁復。他是一位將傳統民間藝術與新的石印技術結合的畫傢,也是近代著名的新聞、風俗畫傢。

  由吳友如任主筆的《點石齋畫報》,由英國人美查開辦的點石齋書局印行,創刊於光緒十年五月,終刊於光緒二十四年(1898)八月。每月出3冊,每冊8頁,封面用彩色紙,圖畫為連史紙石印,隨《申報》附送,每12冊為1輯。其他作者有張志瀛、田子琳、金蟾香、何明甫、符艮心、周暮橋、金耐青、戴子謙、馬子明、顧月洲、賈醒卿、吳子美、李煥堯、沈梅波、王劍、管劬安、何元俊、金庸伯等。內容大致可分為六類:①帝國主義的侵略和中國軍民的反抗;②清末統治者的腐敗;③民間疾苦;④上海市民生活百態;⑤民間傳說故事;⑥世界大事、域外風情。15年間共出473期,刊行作品約4 000餘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