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胸部及心血管外科專傢。生於遼寧新民,卒於北京。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27~1933年在遼寧省瀋陽奉天醫科專門學校(現為中國醫科大學)學習,畢業後在協和醫學院攻讀研究生。後歷任協和醫院外科總住院醫師、外科學系助教、講師。1941年在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醫學院胸外科進修,1943年任重慶中央醫院外科主任,1946年任天津中央醫院外科主任。1948年任協和醫學院外科學系襄教授,1951年任中國協和醫學院外科學系主任、教授。參加抗美援朝,任東北區組組組長。1956年倡議、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胸科醫院,任院長兼外科主任。1958年組建阜外醫院,任院長兼外科主任。1962~1980年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長。1981年任北京市心肺血管醫療研究中心主任,1984~1987年任北京安貞醫院院長。

  1933年他成功地為肺癌患者施行全肺切除術;1940年在中國首例切除食管癌和食管胃吻合手術成功。1944年首例動脈導管未閉結紮術成功;1948年首次縮窄性心包切除術成功。1978年,總結出全國高血壓的標化患病率並繪出分佈圖。著有《吳英愷學術論文集》,主編、合編《臨床外科手冊》、《胸部病》、《胸部外科》、《野戰外科學》、《軍醫外科手術學》、《食管及賁門癌》等。參加世界知名胸心外科專傢編纂的《國際心胸外科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