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語言學傢。生於河北深澤,卒於北京。192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1933~1936年在法國、英國、德國學習並研究語言學、中亞史語學、印歐語比較語言學以及漢學等。回國後任北平研究院史學研究所研究員和中法大學教授。1949年以後,先後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中央民族學院研究部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員等。他在西夏語文的研究方面做瞭開創性的工作。1930年著《西夏文漢藏譯音釋略》一文,對西夏語的語音系統和語音特點提出瞭新見解。1932~~1933年著《西夏研究》三輯,對西夏語文進行瞭全面系統的研究,並對四部西夏文佛經用漢藏兩種文字逐字對譯。該著於1936年獲法國院士會東方學“朱利安獎金”,他被推薦為法國巴黎語言學會會員。此外,他對中國古代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如契丹文、女真文、回鶻文等也發表過不少論著,在漢語音韻方面也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