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香港電影導演。生於廣州。3歲隨父母到香港,16歲時離開學校,在一傢報社工作。1968年開始執導影片,1973年導演瞭《鐵漢柔情》。之後又拍瞭不少低成本的作品,如《女子跆拳群英會》(1976)、《帝女花》(1976)、《少林門》(1976)等。後又執導瞭《發錢寒》(1977)、《大煞星與小妹頭》(1978)、《哈羅夜歸人》(1978)、《豪俠》(1979)、《滑稽時代》(1980)、《八彩林亞珍》(1982)等喜劇電影。1986年成功執導瞭《《英雄本色》,此片奠定瞭吳宇森的暴力美學的電影風格,後來的《英雄本色2》(1987)和《喋血雙雄》(1989)都沿襲瞭這一風格,成為香港20世紀80年代末期動作片的代表。1990年的越南題材影片《喋血街頭》和1992年的《辣手神探》取得瞭成功。1993年,吳宇森和美國演員合作執導瞭他的第一部好萊塢電影《終極標靶》,成為第一位在好萊塢執導大片的亞洲導演。1996年的票房大片《斷箭》奠定瞭他在好萊塢A級導演的地位。在拍瞭英語電視劇版的《縱橫四海》後,他又執導瞭一部在商業上和藝術上都頗為成功的影片《變臉》。2000年與湯姆·克魯斯合作的《諜中諜2》也十分成功,剛一發行就登上票房榜首。進入21世紀以後,又執導完成瞭《風語者》(2002)、《記憶裂痕》(2003)、《被遺忘的天使》(2005)、《赤壁》(2008)等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