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本州西南部軍港和新興的臨海重工業城市。屬廣島縣。西南臨瀨戶內海,地處廣島灣東南岸。天然深水良港。面積171.93平方千米。人口21.45萬(2003)。氣候溫暖。原稱(指平安時代造船用板材規格,長12尺、寬6寸、厚4寸),因當地盛產船板材而得名,後轉訛為今名。1886年辟為軍港。1889年設海軍鎮守府後興起,與橫須賀、佐世保同為日本重要軍港。1902年設市,1903年建海軍工廠。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軍需工廠林立。當時時世界排水量最大的大和級戰列艦“大和”號“武藏”號在此建造。1948年定為貿易港。日本經濟高速增長期間播磨重工、新日鐵、日立等一些大型企業進入,發展成為以造船(油輪、商船)、鋼鐵及機械為中心的臨海重工業城市。傳統的特產銼刀占全國產量的80%~90%。1984年定為技術密集型城市。2001年11月定為特例市。舊海軍港址現為日本海上自衛隊基地,並建有海上保安大學。有與倉橋島之間的音戶瀨戶、二河峽、石泉塾舊址(石泉文庫)、入船山紀念館等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