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環境污染的物質。污染物通常以高於天然環境背景濃度的濃度存在,在自然環境中能滯留一定時間,並影響環境的正常組成和性質,對人、生物及社會物質財富等造成直接或間接有害效應。污染物主要是由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活動產生的。有些物質本是生產中的有用物質,甚至是人和生物必需的營養物,由於未被充分利用,大量排放而成為瞭污染物。

  污染物按受影響的環境要素可分為大氣污染物、水體污染物和土壤污染物;按來源可分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是直接來自污染源的污染物;二次污染物是環境中發生化學反應的產物,這類化學反應可能在兩種或多種污染物之間發生,也可能是在污染物與環境天然組分之間發生。

  污染物按性質可分為化學污染物、物理污染物和生物污染物。對環境產生危害的化學污染物可概括分為8類:①元素。如汞、鎘、鉛、砷、鉻等重金屬和準金屬等。②無機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氰化物等。③烴類和含氧有機物。如烷烴、烯烴、芳烴、多環芳烴(PAH)、醚、醇、醛、酮、酸、酚、酯、酐類化合物等。④有機氮化物。如胺、硝基甲烷、硝基苯、三硝基甲苯、亞硝胺、腈等。⑤有機鹵化物。如滴滴涕等殺蟲劑、多氯聯苯(PCB)和二噁英類等。⑥有機硫化物。如硫醇、二甲砜、硫酸二甲酯等。⑦有機磷化物。主要是有機磷農藥、有機磷軍用毒氣等。⑧金屬和準金屬的有機化合物。如甲基汞、四乙基鉛等。物理污染物是一些能量性因素,如放射性、噪聲、熱能、電磁波、振動等。生物污染物包括細菌、病毒、水體中反常生長的藻類等。除這些污染物外,還有一些污染物是多種物質的復雜集合體,如大氣中的顆粒物、水體中的懸浮物和好氧有機物,以及固體廢物。隨著科學研究的發展,污染物的范圍不斷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