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烏孜別克族民眾創作的民間文學和作傢文學。

  民間文學 烏孜別克族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諺語、格言、傳說、故事、民歌和敘事詩等。歌頌愛情、頌揚英雄、伸張正義、鞭撻邪惡是烏孜別克族民間文學的基本主題。

  民間故事有歷史故事、生活故事、動物故事、愛情故事、趣聞軼事等類型。這些故事凸顯瞭烏孜別克族人民樂觀主義精神和為實現美好願望不屈不撓的品質。例例如,《英雄三兄弟》《暴君》《愚蠢的國王》等揭露可汗暴虐無道,彰顯民眾的英勇、機智,以對比的手法嘲諷統治者的昏庸無能;《會說話的夜鶯》《克穆買提和祖姆來提》《穆克比勒擲石手》《曲與直》等塑造戰勝兇殘邪惡勢力,無私無畏,毫不動搖的英雄形象;《齊亞德巴圖爾》《約斯那巴特公主》則歌頌民眾相互關懷,堅持正義,反抗暴政的親密友誼;《巴依和喀孜》揭露封建制度與宗教極端主義的荒謬;寓言故事《狐貍與大雁》《狐貍的禮物》揭示謊言與欺騙絕對不能長久;《貓、狗和松鼠》說明力量不在大小,隻要同心協力就能取得成功。此外,機智幽默的阿凡提的故事也在烏孜別克族廣為流傳。

  敘事詩大多以散韻相間的手法展開,情節引人入勝。較為流行的有《阿依蘇羅》、《阿爾孜古麗》、《西琳與希凱》、《昆都茲和優勒都孜》、《郭爾·歐克利》、《穆拉特汗》、《欲望》等。這些作品最初以口頭創作形式出現,在民間廣為傳承,後經過加工整理而成書面文學,重回民間傳誦。《郭爾·歐克利》中的主人公郭爾·歐克利被作為民族英雄受到贊美。作品表現出來的英勇無畏精神和對故鄉的依戀之情,激勵著烏孜別克族人民。作品中人物的刻畫各具特色,除郭爾·歐克利外,還塑造瞭艾山、艾外孜、尤努斯帕利、古勒切赫萊、茜比勒伊力等英雄形象。《郭爾·歐克利》不僅在烏孜別克人中流傳,在土庫曼人、阿塞拜疆人以及其他民族中也有流傳。

  書面文學 烏孜別克族書面文學的發端可以追溯到喀喇汗王朝時期。由於歷史、地理、經濟、文化生活、社會習尚、哲學宗教、語言文字等諸方面的原因,烏孜別克與同屬突厥語族的維吾爾等族,在作傢文學、特別是古典文學方面,存在著互相交織,互相滲透、影響,緊密難分的情況。維吾爾族古典詩人阿塔依薩卡克、魯提菲、納瓦依等的優秀詩篇在烏孜別克14~15世紀的文壇上都產生過巨大的影響。

  烏孜別克族的近、現代文學作品敢於抨擊黑暗勢力,深刻反映社會現實,忠實於民眾的願望,表現出一種成熟和鬥爭氣息。福爾凱特是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詩歌《賽登柯雅拜–賽雅德》譴責黑暗的現實,寄托渴求自由和解放的美好理想。20世紀30年代,一批接受瞭先進思想的詩人,打破宗教經院詩體的束縛,以一種全新的風貌出現在詩壇。主要有穆罕麥提·伊明·索皮紮代、托合路勒·熱依木、阿佈都秀庫爾·亞勒昆、波拉勒·艾則孜等一批優秀的詩人。他們堅持真理,勇於抗爭,卻受到軍閥盛世才的殘酷迫害,他們以手抄本流傳的作品也遭到查禁銷毀。波拉勒·艾則孜從1936年開始創作,他的《統一》、《美麗的新疆》、《祖國的風采》、《敵人想幹什麼》、《怎麼啦》等詩篇,表現年輕詩人對真理的追求和對醜惡現象的鞭撻。他在詩歌中號召人民團結起來,共同保衛祖國、遏制邪惡,追求自由新生活。1945年,年僅25歲的波拉勒·艾則孜遭到殺害。阿佈都秀庫爾·亞勒昆是一位多才多藝的詩人、作傢和劇作傢,他創作瞭19部戲劇作品,《騙子》、《為瞭國恥》、《上海之夜》等最為有名。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他繼續創作瞭許多優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