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侏羅紀煤田。新疆烏魯木齊市位於煤田中部偏東。東西長約240千米,呈長條狀,面積1 144平方千米。煤炭資源量760億噸,儲量78億噸,2001年產400萬噸。早中侏羅世內陸型煤系厚2 200餘米。下侏羅統下部厚900米,由扇三角洲–河湖相碎屑巖、泥質巖組成,含煤10~20層,可採煤層8~15層、總厚度7~56米,平均為10~17米。上部平均厚度500米,以湖泊相細碎屑巖、泥質巖為主,無可採煤層。中侏羅統厚約800米,為湖三角洲–河湖沼澤相沉積物,含煤220~40層,煤層總厚度36~182米,其中可采煤層11~35層、總厚度34~152米,多為中厚與厚煤層,下部普遍發育1~3層、厚達30~50米的特厚煤層。含煤性以烏魯木齊附近最好,向東西兩側變差。大部為長焰煤,部分為弱黏結煤或不黏結煤,含少量氣煤。發熱量32~34兆焦/千克,為低灰、低硫優質動力煤。本煤田位於準噶爾盆地南緣仰起部位,總體呈走向東西向北傾斜的單斜構造,有次級褶皺和中小型斷層。煤層多呈傾斜至急傾斜,屬低瓦斯礦井,煤自然發火現象普遍。20世紀50年代開始正規開發。2004年國有重點煤礦產煤506萬噸,地方煤礦產煤約百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