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國傢公園。位於澳大利亞大陸中部馬斯格雷夫嶺北麓。東北距艾利斯斯普林斯約300千米,占地1 325.66平方千米。1958年始建,初稱艾爾斯山–奧爾加山國傢公園。1985年後,按當地土著居民的語言改稱烏盧魯–卡塔曲塔國傢公園。1987年作為自然遺產、1994年作為文化遺產分別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公園大部分地區為一望無際的沙漠平原,一些地區有紅色砂巖出露。世界上最大的獨體巖石艾爾斯山突起在平原上,,其顏色隨日光照射程度差異而千變萬化,被居住在當地的土著居民視為聖地。距艾爾斯巨石48千米處的奧爾加山高約546米,由36個巖石山包組成,當地土著居民稱其為“卡塔曲塔”(有許多個頭顱的地方)。公園內有一些珍貴或瀕危動植物。植被主要是半沙漠植物,有小尤加利樹、鬣刺屬植物、金合歡屬植物、沙櫟、硬木樹、傘層花桉等。動物則包括大袋鼠、澳洲野犬袋貍、鴯鶓、蛇、蜥蜴等。約有土著居民80人住在公園內,原以獵殺野獸和采集野果為生,現已成為公園的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