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蒙古自治區轄地級市。位於自治區中部,東靠錫林郭勒盟,西鄰呼和浩特市,南臨河北省,北連蒙古國。轄集甯區和卓資縣、化德縣、商都縣、興和縣、涼城縣、察哈爾右翼前旗、察哈爾右翼中旗、察哈爾右翼後旗、四子王旗,代管豐鎮市。面積54 491平方千米。人口214萬(2010),有蒙古、漢、回、滿、達斡爾、朝鮮等民族。市人民政府駐集甯區。戰國時,域內大部分是趙國和匈奴的領地。宋、元、明、清時曆為北方少數民族契丹、女女貞、韃靼、瓦剌、蒙古相繼生息之地。“烏蘭察佈”系蒙古語,為“紅山口”之意。清太宗天聰六年(1632)四子王等6部落在今呼和浩特市東北25千米的大青山腳下的“紅山口”會盟,故有烏蘭察佈盟之說。現屬烏蘭察佈市的豐鎮等地,早在乾隆年間就在“口外七廳”的管轄之下。民國建立後,改廳為縣。後幾經變動。1950年成立烏蘭察佈自治政府,8月改為烏蘭察佈蒙古族自治區。1954年改為烏蘭察佈盟。2003年撤銷烏蘭察佈盟,設立地級烏蘭察佈市。境內具有山區草原交錯,溝壑丘陵縱橫的地形特點。全市從北向南由蒙古高原、烏蘭察佈丘陵、陰山山脈、黃土丘陵4部分組成。陰山支脈大青山灰騰梁橫亙市內中部。屬中溫帶半幹旱大陸性季風氣候。由於大青山阻隔,前山溫暖,後山幹旱多風。年平均氣溫0~8℃。平均年降水量150~450毫米。河流分屬永定河、內流河兩大水系。湖泊有岱海、黃旗海等。礦產資源有石墨、鉬、黃金、墨玉、石灰巖、膨潤土、矽藻土、螢石等。農牧業兼營,馬鈴薯為優勢作物,產量居自治區之首,也是全國最大的馬鈴薯生產、出口基地。小麥、莜麥、大麥、蕎麥、玉米和甜菜產量大,為自治區稀有旱作雜糧區。畜牧業資源較為豐富,畜產品產量居自治區前列。岱海、黃旗海水面廣大,是內蒙古重要的漁業生產基地。工業有冶金、煤炭、化工、紡織、皮毛、皮革、機械、電子、食品、建材等。熊貓牌皮夾克鴻茅酒衛星牌電焊條、蕎面條、卓資山熏雞等名優特產品暢銷國內外。京包、集二、集通鐵路過境。北京—莫斯科鐵路經過這裡,可通往蒙古國、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