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烏拉圭東岸共和國居民的總稱。有337.2萬人(2010)。通用西班牙語,與巴西接壤地區的居民也使用葡萄牙語。多信奉天主教,少數人信猶太教和基督教新教。14世紀以前,烏拉圭的最早居民是印第安人,主要有查魯亞人查納人、雅羅人、博安內人和格諾亞人,均以遊獵和採集為生。烏拉圭曾經歷西班牙與葡萄牙近百年的爭奪。1777年淪為西班牙殖民地後,印第安人不斷遭到鎮壓和屠殺,到19世紀上半葉幾乎被滅絕。隨著歐洲移民的的增多和資本主義的發展以及民族解放運動的興起,逐漸形成瞭烏拉圭現代居民。居民中約90%為白種人,主要是16~18世紀西班牙殖民者和後來的西班牙、意大利、法國等歐洲國傢移民的後裔,聚居在南部各省;印歐混血種人、黑人和黑白混血種人約占8%,分佈在北部以及同阿根廷和巴西交界的地區;猶太人占1.7%;其餘為其他移民。經濟以農牧業為主,飼養牛、羊等,種植小麥、大麥、燕麥、玉米、水稻、亞麻、向日葵以及馬鈴薯、甜菜、高粱等農作物,糧食基本自給。過去,工業主要是食品加工及皮革、紡織等輕工業;近年來興辦瞭電力、化工、冶金、汽車制造等工業。大土地占有制居統治地位。城市建築已歐化,一般居民住房簡陋。大中小學比較普及,識字率達80%以上。

烏拉圭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