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研究人類文化以及文化發生、發展規律的學科。人類學的主要分支學科。

圖1 B.K.馬利諾夫斯基調查研究過的特洛佈裏安德島上的婦女在準備晚餐

  沿革 在在19世紀初,從人的社會性角度對異民族文化進行科學研究的學科稱為民族學。1859年巴黎人類學會章程認為人類的生命與生活都是人類學的研究對象,也就是說當時的人類學包括研究人類生命的體質人類學和研究文化的民族學。1901年,美國W.H.霍姆斯創用文化人類學指稱對人類文化史的研究。1908年,英國J.G.弗雷澤則創用社會人類學來指稱對文化的研究。此後,形成歐洲大陸使用民族學來指稱對文化的研究,而用人類學來指稱對人類生物屬性的研究;在英美(含英聯邦各國),則用社會人類學和文化人類學來指稱對文化的研究,而用體質人類學來指稱對人類生物屬性的研究。隨著國際交流和交往的增加,上述的差別有漸趨一致的傾向。195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一份有關高等教育中社會科學設置的研究報告中,把人類學作為一級學科,認為民族學、文化人類學和社會人類學的研究對象與范圍大致相同,隸屬於人類學。如今,一般認為廣義的文化人類學包含考古人類學、語言人類學、民族學;狹義的文化人類學等同於民族學或社會人類學。也有人主張,狹義的文化人類學包括民族學、社會人類學,並認為民族學是對各民族文化的研究,社會人類學是偏重對人類社會組織或社會結構的研究。

  在20世紀30年代之前,文化人類學著重對簡單社會的異民族研究;在30年代後,開始研究復雜社會包括研究者自身民族的文化。如今,這種研究界線已經完全被打破。

  內容和方法 文化人類學的核心概念是文化。它通過田野調查,收集被研究社區或族群的經濟、政治和社會文化生活,以及相應的制度(如親屬組織、交換制度等)、社會結構、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和各種藝術等方面的第一手資料,同時也綜合利用各學科的文獻資料,比較研究人類各族群文化和亞文化之間的異同,整體地揭示、描述他們的文化模式、文化內涵,以尋找和認識人類文化發生、變遷的普遍規律和特殊規律,並直接服務於人類的現實生活。

圖2 人類學傢在危地馬拉人中作實地調查

  民族志田野工作、跨文化研究、整體性方法是文化人類學基本的研究方法。①民族志田野工作,要求人類學傢以長時段的實地研究為基礎,透過參與觀察、訪談、錄音、攝像等手段收集第一手資料,建立學科研究的基本知識框架。②跨文化研究,主張從跨文化比較的方式來探討人類各文化的異同以及規律。③整體性方法,要求對一個文化進行全貌性的深入研究,即便隻是研究某一專題也要求把其放在整體的文化中去考察。還有主客位相區別和相互驗證的研究方法等。主位指研究者站在被研究者的立場上來看待所研究的文化;客位則站在研究者的立場上,以文化人類學或社會科學已有的觀點和方法對被研究者的文化進行研究。

  流派 文化人類學發展至今,先後形成瞭不同的思想流派與理論。最早形成的流派,是19世紀中葉形成的古典進化論學派。他們認為人類的社會文化是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向高級逐步發展的,全人類都要經歷這種循序漸進的發展階段,文化的不同是由於處於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19世紀末出現傳播論學派法國社會學派。前者反對用進化觀點來解釋人類社會文化現象的異同,認為世界各地文化中的相似都是由文化傳播造成的;後者贊同進化的觀點,以社會事實和集體意識為研究對象,並註重對文化現象功能分析。20世紀初,形成以F.博厄斯為首的美國歷史學派,他們以實證論和經驗主義為哲學基礎,提倡文化相對論,認為每個民族文化都有其自身特殊的歷史,隻能根據每個民族的特點來研究文化。20年代出現以B.K.馬利諾夫斯基為代表的英國功能學派,他們將文化作為一個有機整體,考察各個部分對整體所起的功能及其相互關系。30年代形成美國心理學派,即文化與人格學派,他們主要探討文化與人格的關系,認為文化塑造瞭各民族的基本人格。同時出現新進化論學派,代表人物是美國L.A.懷特J.H.斯圖爾德:懷特倡導技術系統決定社會和意識形態的文化學,並以能量獲取的多寡或獲取能量效率的高低來衡量文化進化的階段;斯圖爾德提倡多線進化論,認為人類的文化有不同的發展規律,並提倡文化生態學,註重從文化與環境的關系來考察文化類型與社會整合水平。50年代末興起結構學派或結構主義人類學認知人類學。前者主要探究人類共有的無意識深層結構;後者則主要探究各民族不同的認知體系。60年代中期出現以美國C.格爾茨為代表的解釋人類學流派,他們主張將文化視作為意義體系加以研究,主張通過深度闡釋達到對社會的理解。美國V.特納則將儀式作為一個結構性沖突的模型來分析,提出中介交融理論,認為在儀式過渡期中存在著一種模棱兩可的中間狀態,這個中間狀態蘊涵著中介性與交融狀態所具有的邊際性、非結構性。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現結構馬克思主義文化唯物主義:前者認為社會文化發展的決定力量不在於生態環境或技術,而在於社會關系結構;後者強調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基礎結構決定論。60年代末出現強調族群認同與研究族群邊界如何形成的民族群理論。70年代前期興起反對男性中心主義偏見的女性主義人類學;出現社會與文化是如何由人類的意識和行為生產與再生產的實踐主義理論。70年代中期,美國M.薩林斯提出瞭他的文化決定論;英國R.H.威廉斯借用A.葛蘭西霸權理論,創用文化霸權概念;美國E.W.薩伊德提出批評西方文化霸權的東方主義理論。80年代中期,在後殖民文化批評的浪潮中,興起反思人類學思潮,他們對以往的人類學文本與知識進行反思,並致力於創建新的文本和知識。至21世紀初,上述許多理論仍在繼續發展,進入普遍反思階段,從經濟生態到象征符號、認知圖式到實踐理論,各種理論流派思想活躍,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傢爭鳴的局面。此外,文化人類學也更註重實踐,多從事應用研究,以解決人類社會文化的種種實際問題。

  

推薦書目

 童恩正. 文化人類學.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

 林惠祥. 文化人類學. 2版. 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91.

 莊孔韶. 人類學通論. 太原: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2.

 KOTTAK C P. Cultural Anthropology. 10th ed. Boston: McGraw-Hill, 2004.